如何利用AI客製化學習 — — 以準備雅思過程為例

Hello,這裡是 2025 年最近剛考完雅思的「過來人」,此篇主要分享準備雅思時使用 AI 輔助備考的心得,在正式進入 AI 的應用前,透過多個社群與網站在準備雅思相關文章的留言中(Dcard, Bilibili, Youtube, Threads 等)發現多數人準備雅思時,皆有遇過以下困境:
- 自學找不到明確方向,不知道現有英文程度該怎麼評估,難以規劃有效的準備時間
- 報名補習班雖有系統化課程,卻無法因材施教,時間與內容往往缺乏彈性
- 自修雖然可進行反覆練習,但卻常因沒有足夠的即時回饋,不太清楚錯誤原因在哪裡,每天花了許多時間卻總覺得力不從心
這些問題,其實都是傳統備考方式的限制。但隨著近年 AI 工具的快速發展,學習方式開始有了新的可能。無論是模擬口說、批改寫作,還是針對每位考生的弱點生成練習題,AI 的即時回饋、個人化訓練與自動追蹤學習進度,讓準備效率大幅提升,也讓備考體驗變得更有掌控感。
以自身經驗舉例,最近一到兩個月備考期間,每天利用 AI 工具規劃學習,平均投入 2–3 小時。最後成績為:聽力 6.0,閱讀 7.0,寫作 6.0,口說 5.5,整體分數達 6.0。雖然部份項目還有進步空間,卻已經達到出長時間沒碰英文、同時還要兼顧多項學習與生活事務的備考預期。這正代表在現代自學的背後,更關鍵的是:如何讓 AI 成為有效輔助大家備考的客製化教練,讓有限的準備時間發揮最大效益。
一、雅思備考全新 SOP:讓 AI 成為備考的最佳助攻
回想剛入門雅思的日子,像多數人一樣,當時我也選擇了補習班,卻發現最大問題並非教學品質,而是自己的準備方式出了差錯:
- 缺乏明確目標:只是因為父母希望我參加考試,從未想過「自己為什麼要考」。
- 缺乏個人化策略:完全照著補習班「大鍋炒」的進度學習,沒有針對自身弱點進行調整。
- 缺少考後檢討:模擬考寫完就擱置,曾經答錯過的題目,下次仍舊重蹈覆轍。
隨著 AI 工具的興起,這些困境其實都能被更有系統地解決 — — 只要把學習流程精煉成幾個他人也能輕鬆操作的步驟。而承接上面先前個人經驗問題的反思後,我也將整個學習步驟整理成 「他人也能照做的 SOP」(表一),如:

每個步驟都是有目的、有方法的,從訂定明確目標、運用 AI 工具規劃與練習,到組合 AI 與官方教材進行複盤檢查,讓備考流程化繁為簡。備考過程不再是盲目地準備、跟著制式化的方法前進,而是能透過 AI 輔助釐清自身問題,讓整個學習過程更以個人為導向、真正發揮最大效益。
二、與 AI 一起客製化學習:以閱讀與寫作為例
在備考過程中,由於聽力和口說往往高度依賴音檔、真人互動,對單純以文字型 AI 輔助(以 ChatGPT 為主)來說仍有技術限制。因此,這次我將重點放在閱讀與寫作 — — 一方面是基於工具的可行性,另一方面也是這兩科對我來說格外具挑戰性。閱讀需要面對複雜長文,迅速抓住重點、分析邏輯結構,寫作則要求清晰表達觀點、句型多變同時避免句型錯誤並提升論述深度。這些都是過去備考時最容易卡關的領域,也正好是 AI 能補足與發揮「即時回饋」與「弱點分析」的部分。
Step 1 確立目標、Step 2 制定讀書計劃:規劃你的個人時間
於是,我開始嘗試以 ChatGPT 作為主力學習平台,依照科目區分專屬對話視窗,讓各科進度不會混淆、方便追蹤進度。進入具體操作之前,第一步我會先向 AI 明確說明自己的備考目標、現有狀況與期望規劃。例如:
- 目標:計畫 2025/06/08 參加雅思,希望期間內達到 Overall 6.5
- 基礎英文程度:附上最新模考成績
- 需求:請 ChatGPT制定一到兩個月的個人雅思備考計劃
在 AI 完成全局規劃後,就能針對各科目進行更精細的客製化練習。
Step 3:閱讀針對弱點題型每日練習,並請 AI 幫忙紀錄進度
- 背誦到應用,從「死背單字」到「活學活用」
閱讀的核心其實是單字量,但死背既枯燥又難記,不如養成「用出來」的習慣。於是讓 AI 成為我的專屬單字教練,設定了這樣的訓練計劃,成果請見圖一:
- 請每天推送 20 個雅思學術核心單字,附帶英英解釋與生活化例句。
- 當我回覆「背完了」,請用克漏字填空形式出 10 題測驗,檢查我對單字用法的掌握。
- 透過表格追蹤單字熟練度(熟練/半熟/忘記),並每三天複習「半熟」與「忘記」的單字。
- 也能將單字庫餵給 AI,請它基於這些詞匯出題,強迫我從「被動記憶」轉為「主動應用」。

2. 容易失分題型重點練習,提升判斷速度與精準度
閱讀的部分除了單字,我會根據劍橋模擬考後的錯題,告訴 AI 我最容易失分的題型(像是 True / False / Not Given),讓它根據題型找相似文章與題目,幫我集中火力密集練習(範例題目請見圖二)。這種針對性的訓練,大大提升我處理若像題型的判斷能力。

True / False / Not Given
題型出題練習Step 4:利用 AI 寫作批改與專業反饋,精準擊破與加強弱點
寫作是雅思中的另一大考驗。為了精準對標考試標準,我會丟題目與我的答案請它給我範文,並糾正我的錯誤,如:
- 將題目與自寫答案交給 AI,請它根據雅思官方四大評分標準(Task Response、Coherence and Cohesion、Lexical Resource、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)為文章打分。
- 對每個標準給出具體且可操作的修改建議,並提供一篇 7 分範文作為參考。
AI 就像真正考官,會清楚指出問題,如圖三中舉例,說明我有哪些問題類型是應用錯誤的,並給予修正建議。透過這樣的回饋,我能精準地知道問題出在哪,並針對弱項再請 AI 幫忙加強練習,如它點出我的文法(GRA)是弱項,我就會追問:「針對我這次誤用的文法,請多給我五個正確的例句,並解釋規則。」以達最極致的客製化學習。

小總結:與 AI 合作的備考成效與收穫
透過將 AI 工具融入雅思閱讀與寫作的備考中,我獲得了多項明顯成效。首先,AI 不僅幫助清楚掌握每個單字和題型的熟練度,還能依據我的弱點動態調整練習內容,有效避免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題目上。
其次,在作文批改及反饋環節,AI 以考官的角度針對評分標準提供具體建議,讓我能精準找出論述不足或語法錯誤,達成深度個人化的學習。整體而言,AI 大幅提升了我的備考效率,並讓原本令人挫折的弱項變成持續優化的關鍵突破口。
三、AI 與傳統方法的差異: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
為了更清晰凸顯 AI 輔助學習的優勢,這裡以表格整理我對比補習班與 AI 的使用感受:

在實務操作上,補習班雖然提供了相對完整的教學框架與老師引導,卻往往因固定課程進度忽略個別差異,且練習錯誤不易即時糾正。此外,價格昂貴也成為部分考生負擔。
相較之下,AI 工具能根據學習者現況,隨時調整學習方向與內容,且能以模擬考官角度給予寫作詳細評分與建議,降低成本且強化練習成效,但使用者須保持批判性思考,適時結合官方教材與人工複盤,確保學習品質。
這些個人經驗也與研究發現相呼應。根據 張程皓(2023)一項針對高中生的研究,使用基於 ChatGPT 的 AI 寫作輔助工具後,學生寫作表現顯著提升,尤其在詞彙多樣性和語法準確度上進步明顯,且學生反映 AI 幫助他們更有信心面對寫作挑戰。而另一項 陳暄旻 (2024)對大學生的研究則指出,透過 AI 即時批改與反饋,學生在四大寫作評分標準(任務回應、連貫性、詞彙資源、文法範圍與準確性)均獲得成效提升,互動式回饋增強了學習動力和錯誤修正能力。
四、AI 只是輔助學習,要考好還是需要回歸於自身的毅力
AI 功能雖強大,卻始終只是工具,無法取代自身毅力和用心。使用過程中應注意:
- AI 有時可能提供錯誤資訊,不可盲目相信。
- AI 無法完全再現真實考試的壓力與環境。
- 學習者需保持自律,持續執行計劃。
因此,使用 AI 時須保持批判性思考,質疑並驗證 AI 的建議與資訊的真偽,遇到疑慮時要查證與求證。並善用官方教材,例如《劍橋雅思全真試題》系列,因真題仍是備考的主要材料,它們是最貼近真實考試的練習資源。
AI 最大的價值,正是在於提供一個「低成本、無限試錯、即時回饋」的學習環境,幫助我們高效率打磨弱點。然而,最終還是得看如何運用 AI 來輔助學習,學習路上沒有捷徑,毅力始終是成功的關鍵。有了 AI 作為協作夥伴,我們能以更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,更有信心面對雅思挑戰。
最後,祝未來要考雅思的人都能考到自身預期的分數!考試加油!
感謝你閱讀這篇文章,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給我拍手鼓勵,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