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口碑作為顧客體驗研究的第一步:臺灣星巴克的體驗觀察

同樣是一杯咖啡,為什麼不少人偏好選擇星巴克,而非其他連鎖品牌?
是消費者都具有分辨品質差異的絕對味蕾,還是這兩張百元鈔換來的…不僅僅是一杯飲料?
體驗經濟新時代
過去以產品或服務為主的經濟體,慢慢轉型由體驗主導,以深刻且具價值的體驗作為各品牌與顧客互動的新核心。體驗設計不僅是強調外在美觀的視覺糖果,更關注於如何透過情境創造、故事敘說等手法,使顧客在與品牌互動的過程中產生共鳴與記憶。在經濟型態的轉變之下,企業的品牌策略也將隨之調整,為了迎擊體驗時代的角逐做好準備。
在這轉型的體驗經濟中,品牌精心打造的細節已悄然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以一杯咖啡為例,為什麼當顧客在心中想像「星巴克」時,會與其他咖啡品牌萌生不同的品牌形象呢?在臺灣的連鎖咖啡品牌中,臺灣星巴克為營業額之冠,高居市占第一的寶座。以 2023 年為例,從統一企業財報中可見,臺灣星巴克的 2023 年的營業額高達新台幣 149 億元,為連鎖咖啡品牌中的榜首。即便如此,倘若品牌的價值主張或其傳遞的體驗與顧客的期望有所偏差,將容易形成一個品牌地位下滑的破口。因此,若想維持領先地位,臺灣星巴克必須不斷檢視且精進其體驗,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
※臺灣星巴克於 2017 年由統一集團完成 100% 收購,並於 2018 年更名為「悠旅生活事業股公司」。為符合大眾習慣,後文仍以「星巴克」稱之。
體驗是連接品牌與顧客的橋樑
根據 Lai & Tang (2023) 提出的全面體驗模型,體驗在顧客與品牌之間搭起橋樑,將品牌價值與顧客串連,讓顧客能透過體驗感知品牌。因此,若要評估星巴克的體驗設計成效,一方面須先瞭解星巴克欲藉體驗傳遞的品牌價值,而另一方面也要了解顧客端的感受,以此綜合評估星巴克的定位與表現。

With every cup, with every conversation, with every community — We nurture the limitless possibilities of human connection.
星巴克的品牌主張是致力於提供藉由每一杯高品質的咖啡,創造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,持續打造正向的社會與環境影響。為有效傳遞這個價值主張,星巴克將兩項活動視為傳遞成功的關鍵要素,缺一不可。第一為精湛的咖啡工藝(Coffee & Craft)。星巴克秉持最高品質標準,從咖啡農精心培育咖啡果實,到烘焙師與咖啡師的悉心製作,傳承經典,同時創新,為顧客打造獨特的咖啡體驗。第二則是在各間門市內細心服務的夥伴(Partners)。與其他店家不同,星巴克不稱員工為「店員」,而是「夥伴」。星巴克以人為本,將員工視為品牌體驗的核心。透過關注夥伴的成長與福祉,營造包容與歸屬感。以此為基座,在每一杯咖啡中,透過夥伴們傳遞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連結。
從口碑一窺星巴克的顧客體驗
在了解星巴克的品牌價值主張之後,將能比較品牌「期望的體驗目標」是否與顧客「實際的體驗感受」吻合,評估品牌目前的顧客體驗成效。口碑作為顧客體驗的直接反映,是進行初步顧客體驗研究的一個理想起點。
口碑(Word-of-mouth)是顧客在體驗產品或服務後直接反映的真實感受,其揭示顧客的滿意度、情感與行為傾向。當進入網路時代後,線上評論成為傳統口碑的數位延伸 — — 使用者不只能容易地分享個人經驗,也能透過網路放大評論的影響力。從過往研究中,可以發現線上評論提供顧客對服務品質的具體回饋,也反映了顧客的參與度與關注度,間接透露體驗的影響力。因此,本研究選擇以線上評論作為分析口碑的主要研究資料,深入探討星巴克的顧客體驗。
為有效地蒐集大量真實顧客回饋,筆者選擇在全台人口密度最高的台北市中挑選 7 間人流量大、線上評論數量多的星巴克門市。從選出的 7 間門市中,再各自抽選了近一年內 10 則正面與 10 則負面評論作為分析。其中,正面評論泛指內容中有提及「正面感受」的評論,反之則屬負面評論。因此,正評與負評並非僅以評分數斷定。每間門市共有 20 則評論,總計 140 則評論。藉由閱讀評論內容,筆者根據全面體驗模型中的體驗維度,以 KJ 法將相似的評論群聚、分類以產出洞察。

產品維度:高品質餐飲打造卓越體驗
在產品維度上,筆者發現多數顧客對於星巴克的飲品與餐點品質感到滿意(共 12 則評論),認為星巴克餐飲美味、風味俱全。然而,筆者也發現有一些顧客經歷出餐錯誤和與期望不符的狀況,導致不滿。另外,些許顧客反應飲品風味與份量不復以往,以及對餐飲衛生有所顧慮。不過,最受筆者關注的是兩則讚賞星巴克關注特殊飲食口味族群,提供素食餐點與過敏原飲品的內容調整。在這點中可見星巴克有貫徹其價值主張,納入少數需求,為社會推動正向影響。
環境維度 : 扣緊顧客忠誠的最深一環
在環境維度上,筆者發現顧客鍾愛星巴克便是因為其提供一個舒適自在的第三空間 — 充足的位置與插座規劃(16則),以及劃分為商辦、閱讀和休閒的座位規劃(3則),搭配良好採光、靜謐環境、特選音樂清單和溫度適中的空調(14則),營造舒適愜意的整體氛圍。除此之外,星巴克的展店位置具有高度策略姓,多於位置發達、交通便利的黃金地點(9則),好以鄰近商辦中心、商業區和觀光區等主要顧客活動場所。有趣的是,有不少名顧客獨愛星巴克的窗景設計,認為窗外的景色大幅提升心情好感度(7則)。
然而,正因顧客對於星巴克的「第三空間」抱持高度期望,環境維度的缺失也容易引起明顯的負面反彈。從顧客評論中可以發現,佔位問題(8則提及)是常見的抱怨之一,無人使用卻被長期佔據的座位,不僅影響其他顧客的使用權益,也破壞了共享空間的和諧。此外,過度擁擠(5則提及)也降低了空間的舒適度和體驗品質;而環境整潔維護不佳(6則提及)更是直接影響顧客觀感,降低再次光顧的意願。
服務維度:暖心體驗以維繫人與人之間的距離
在服務維度上,筆者觀察到顧客重視星巴克提供的客製化調整與雙語服務。除此,星巴克夥伴們還會提供一般業務之外的貼心服務,讓顧客留下美好印象。然而從評論中也有許多顧客遭遇態度不佳(15則)、久候多時(16則)和未滿足客製化需求的低落體驗,且尤其在促銷活動檔期頻繁時發生,使顧客開始質疑星巴克的商品價格是否對應其服務品質,而星巴克過去建立的品牌印象也受到減損。
溝通維度 :藉由活動,向外傳遞品牌價值
最後,在溝通維度上,星巴克星巴克透過精心設計的環境和多元的活動,舉凡環保杯推廣、咖啡講座、拉花教學與古蹟導覽等,有效地傳達其重視環境永續、人文關懷與咖啡工藝的品牌價值。不僅豐富顧客體驗,提升顧客對品牌的認同感,也強化了星巴克在市場上的獨特地位。然而,近期也因頻繁的促銷活動,使得夥伴們忙於應付大量的訂單,難以維持原有的服務品質和與顧客的良好互動,進而降低顧客體驗。
總結星巴克的顧客體驗
整體而言,縱使星巴克的目標客群和品牌價值定位明確,但根據網路評論的觀察,星巴克近一年的體驗策略並沒有確實將品牌傳遞給予顧客,而產生了期望與實際感受的落差,影響顧客體驗與口碑。綜觀台灣咖啡產業,在價位上,星巴克需與主打「平價的精品咖啡」的路易莎連鎖品牌競爭;而在品質上則與黑沃咖啡、Ten Thousand Coffee、%Arabica 連鎖品牌與非連鎖的獨立咖啡廳競爭。在百家爭鳴的咖啡產業中,星巴克如何坐穩市占第一的寶座,以及維持其品牌使命,確保在每一杯高品質的咖啡中持續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,將會是星巴克未來的主要挑戰。
☕ 後記:對顧客體驗有興趣?勇敢踏出第一步吧!
口碑就像顧客心聲的一扇窗,透露著他們的喜好與期待,而這只是起點 — — 問卷、訪談、田野調查等不同的管道同樣能挖掘豐富的回饋線索。其實,顧客體驗從不遙遠,無論是令人驚艷的巧思還是掃興的服務失誤,都隱藏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天。下次與朋友閒聊時,不妨細心傾聽那句隨口的讚美或抱怨,試著解碼背後的體驗秘密,或許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洞察,就從這一刻開始萌芽!
參考資料
- Putra, I. B. a. S., & Pinariya, J. M. (2022). The role of barista and custome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building good relationships through Starbucks Reserve. COMMENTAT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, 3(2), 103. https://doi.org/10.37535/103002220212
- Shastri, A. (2024, August 14). Extensive business model of Starbucks 2024. IIDE. https://iide.co/case-studies/business-model-of-starbucks/
- Duan, W., Gu, B., & Whinston, A. B. (2008). Do online reviews matter? —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panel data.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, 45(4), 1007–1016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dss.2008.04.001
- Chatterjee, P. (2001). Online reviews: do consumers use them?. https://ssrn.com/abstract=900158
- About us: Starbucks coffee company. (n.d.). Starbucks. https://www.starbucks.com/about-us/
- Starbucks Reserve®. (2024.). https://www.starbucksreserve.com/
- 統一企業::投資人關係網. (2024). 統一企業. https://ir.sp88.tw/finance.php
- 星巴克數位體驗. (2024). 星巴克數位體驗. https://event.12cm.com.tw/starbucks/sign_in
- 特色門市. (2024). 星巴克臺灣. https://www.starbucks.com.tw/stores/special.jspx
- 最新餐飲業市占率統計:星巴克獨拿咖啡館業61%市占?前3大還有誰?. (2024, October 2). 商業週刊. 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business/blog/3016804